close

1.jpg

在2017年,台北凱斯建國雙語幼兒園的跨文化教學中,老師們帶著孩子們體驗了非常精彩的紐西蘭文化!因為紐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相傳和台灣的原住民有關係,所以在課程中著重在毛利的特有文化、舞蹈及音樂,並和台灣的原住民文化做比較。

2.jpg

營造紐西蘭特有風情,是我們在跨文化週開啟前很重要的目標。老師們在佈置教室時遵循毛利文化的主軸,在牆上畫了毛利酋長及女人的服裝及圖騰。

3.jpg

在學校大廳,老師們把圖騰及國旗相結合,紐西蘭國旗融合了曾被英國殖民的大英國旗、代表方位的星星與紐西蘭國家橄欖球隊All Blacks全黑的元素。NewZealand All Blacks受歡迎的程度,讓紐西蘭人還希望能以銀蕨做為紐西蘭的國旗呢!

4.jpg

紐西蘭特有的kiwi bird(奇異鳥),是一種即將絕種的鳥。老師們讓小朋友仔細觀察奇異鳥短短的翅榜和長長的嘴巴,這種幾乎失明,又不會飛的鳥是怎麼生存的呢?原來在紐西蘭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下,奇異鳥沒有天敵,雖然才能存活下來。

5.jpg

6.jpg

另外,紐西蘭的畜牧業非常發達,教學團隊特地製作了大型的奇異鳥、綿羊和羊駝,讓小朋友可以近距離撫摸與觀察。

9.jpg

7.jpg

8.jpg

在教室能看見老師運用地圖介紹紐西蘭位於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台灣的距離長短。不管在窗上或是門上,都可以看到紐西蘭圖騰,老師也帶小朋友製作紐西蘭特有的頭飾。

10.jpg

11.jpg

而為了讓孩子們認識並比較台灣與紐西蘭環境的不同,老師製作海報來討論紐西蘭的時間、錢幣、國花與數字,並把紐西蘭毛利人的招呼語一一呈現在海報上。

12.jpg

13.jpg

14.jpg

小朋友一早先用毛利語來打招呼,也透過英語歌謠來唱毛利語的數字與顏色歌,當然每天也會張大眼睛的大唱Haka戰舞。Haka戰舞是以前毛利戰士要出戰前會又跳又喊的一種舞蹈,用以嚇阻敵人。Haka有精神又有力量,孩子每天都跟著老師跳,把氣勢喊出來,並用動作加強震赫對方的氣勢!

15.jpg

小朋友學會在學校看到同學或老師時,用毛利人的方式跟對方打招呼,也就是張大眼睛、把長長的舌頭吐出來。紐西蘭跨文化週舉行的期間,孩子們每天都精神抖擻、歡歡喜喜地來上學,可能是因為多年來第一次見到老師同學可以呲牙咧嘴打招呼卻不會被罵吧!

16.jpg

除了呲牙咧嘴的打招呼方式之外,親密的把眼睛閉起來鼻子碰鼻子再互相搓一搓也是毛利另一種打招呼的方式,鼻子搓得越久表示越尊敬呢!小朋友不僅學會用這個方式和老師打招呼,也學習用此方式跟家長道別,非常溫馨可愛。

17.jpg

18.jpg

搭配紐西蘭文化週動手做的活動,老師帶著小朋友製做銀蕨的拓印、All Blacks橄欖球隊的隊旗並且手繪出各式各樣七彩繽紛的銀蕨和奇異鳥。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過程中,小朋友藉由動手做留下深刻的紐西蘭印象!但是讓大班的小朋友最期待的是製作紐西蘭人的頭飾及刺青,在賽璐璐片上一筆一畫把毛利特有的圖騰勾勒剪下來貼在手上,就好像真的刺青一樣!

26.jpg

27.jpg

中班的孩子還用紙黏土自製的毛利項鍊,每一個項鍊的圖騰都代表著不同的含意。魚鉤造型代表毛利人對大海的尊敬,雙八造型代表無限的愛,而蕨類螺旋造型則代表新生命的開始。

28.jpg

29.jpg

孩子們也做了毛利人的草裙,每件草裙都是用水彩、剪刀甚至編織的方式這做出來的!

30.jpg

31.jpg

32.jpg

為了跳紐西蘭有名的甩布球舞(poi dance),小朋友們親手編織毛線球和繩子,完成後大家配合著毛利音樂甩兩顆球,一起有默契的畫圓圈或上下左右甩動,為了控制方向,又不打到自己,孩子們甩得很小心呢。

33.jpg

35.jpg

34.jpg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和吃有關的活動怎麼能錯過呢?老師們介紹紐西蘭最有特色的水果:Kiwi fruit 奇異果。老師們除了介紹奇異果的營養之外,也說明奇異果在多年前其實是叫作Chinese goose berry,又稱獼猴桃,後來被引進紐西蘭後,發現當地土壤適合奇異果的生長,接著大量種植,成為了家喻戶曉的kiwifruit!孩子們在課堂上用奇異果和各種水果做出不同造型,包括奇異鳥、貓頭鷹、烏龜和綿羊,發揮了無限創意。完成設計後,再把好吃的水果當作水果大餐大快朵頤一頓!

37.jpg

36.jpg

40.jpg

39.jpg

41.jpg

38.jpg

42.jpg

43.jpg

為了讓孩子們擁有對紐西蘭的味覺的記憶我們學校的廚房大廚非常細心的準備了紐西蘭風味食物給孩子們,包括:炸魚薯條 (Fish n Chips)、有酪梨的漢堡(Power burger)、英式鬆餅(Scone)下午茶和蛋白蛋糕(Pavlova ),讓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

45.jpg

46.jpg

44.jpg

47.jpg

48.jpg

49.jpg

紐西蘭人有很多種特別的舞蹈,除了之前提過的毛利戰舞(Haka)及甩球舞(Poi)之外,還有毛利棍子舞(stick dance)。老師教導小朋友使用短棍子敲出不同節奏,依照小班、中班、大班設計不同敲打方式。

50.jpg

51.jpg

大家一起跟著節奏敲棍子,不管是敲地上或與老師互丟的版本,都非常具挑戰性又有趣!因此這兩週,學校非常熱鬧,有戰舞的聲音、敲打的聲響和甩球的嘻笑聲!

52.jpg

53.jpg

54.jpg

55.jpg

至於體育分面,為了讓孩子們認識紐西蘭的橄欖球,我們在學校舉辦了橄欖球課!橄欖球除了形狀很有趣,讓孩子們很難抓,而橄欖球的遊戲規則也很不一樣!小朋友要改變以往把球往前傳的習慣相反地把球往後傳,並習慣球在彈地後,無法預知方向的亂彈飛。

56.jpg

57.jpg

58.jpg

孩子們學習新的遊戲規則,拿著球衝鋒、把球往後傳,最後在歡笑中也成功丟球達陣,真是新鮮的體驗!

59.jpg

60.jpg

我們還玩了一個特別的持棍遊戲,大家學習毛利語的左(Mahue)跟右(Matau),參賽者必須聽聲音往左或右移動去抓棍子,沒抓到棍子就出局。我們在教室裡舉辦初賽,毛利party當天舉行準決賽,大家一定要贏的神情寫在臉上,Mahue Matau聲聲響,笑聲連連,最後連老師們也忍不住一同下場同樂!

61.jpg

62.jpg

63.jpg

毛利party當天,小朋友拿出自己做的頭飾、刺青貼紙以及用黏土做的毛利圖騰,不管是鯨魚尾巴、永生圖騰,各個看來都像毛利戰士,充滿自信與勇敢。小朋友大聲跳出戰舞,全場熱情參與,有些小朋友的臉上甚至有自己爸媽畫的毛利圖騰,還在嘴唇上塗深色口紅。

64.jpg

(老師們一身紐西蘭毛利人的裝扮,在校門口前迎接孩子們)

65.jpg

66.jpg

(老師們用毛利特有的打招呼方式開啟Party)

 

67.jpg

大家一邊討論,原來紐西蘭毛利紋面的文化像台灣的泰雅族的黥面。好幾位老師扮相逼真,連嘴唇都像刺青,看起來還真的像毛利人呢!

68.jpg

69.jpg

70.jpg

(孩子們用所有力量展現毛利戰舞的精神)

71.jpg

72.jpg

73.jpg

(老師們先來一段毛利特有的棍子舞)

74.jpg

(孩子們進行毛利棍子遊戲的總決賽)

75.jpg

(棍子總決賽,即將開始,要聚精會神喔)

76.jpg

(聽著毛利語的左邊、右邊,孩子們反應很快地接住棍子)

77.jpg

78.jpg

(恭喜總決賽的得獎者 )

79.jpg

(壓軸是老師們的棍子競賽)

80.jpg

(很刺激的老師組棍子競賽,孩子們都在幫老師們加油)

81.jpg

(冠軍得主出現囉)

82.jpg

這次的毛利週就在一次又一次的Haka聲中完美落幕。不論是溫柔的鼻碰鼻、熱鬧的毛利人的節奏舞或是保持很好的自然景觀,相信小朋友都留下深刻印象。活動結束後,小朋友在圖畫日記中畫下對紐西蘭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83.jpg

除了有毛利的文化,還有成群的綿羊、湖綠色山藍藍的天及長長的白雲,這就是紐西蘭毛利人口中的紐西蘭Aotearoa -the land of the beautiful white clouds。 the land of the beautiful white clouds。老師跟小孩都希望有一天能到這個美麗的國度看看!

84.jpg

85.jpg

86.jpg

87.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l Me A Story 的頭像
    Tell Me A Story

    Tell Me A Story

    Tell Me A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