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凱斯建國荷蘭跨文化週Go Dutch!
每年在規劃上下學期的跨文化課程時
我們都會刻意安排位於不同洲的國家來凸顯文化之間的差異性。
於是在上學期因為熱鬧滾滾的世足賽
我們挑選了位於非洲的南非,下學期則挑選位於歐洲的荷蘭,
一個大家較為熟悉的鬱金香國度。
沒有想到,到了討論教案的時候,
老師們分頭進行收集資料來做討論比較,
才發現原來荷蘭有許多文化和南非很相近,
因為在南非有許多荷蘭裔的族群,
無形中把荷蘭的文化帶進南非,讓南非深受荷蘭文化的影響‧
例如南非語 (Afrikaans)的早安Goeie môre和再見Totsiens,
其實是源自於荷蘭語的Goede Morgen和 Tot Ziens,在發音上非常相似‧
另外像鬆餅(Pannekoek)也是兩國孩子都愛吃的點心呢!
為了讓孩子有更豐富的資源,
我們前往荷蘭在台辦事處,不巧的是,
因為台北舉辦的花卉博覽會有寰宇區,
展出世界各地的花卉,荷蘭辦事處有很多具有荷蘭文化特色的物品和相關的情境布置物都已出借,
在花博中展出。經過我們不斷的溝通和協調,終於向荷蘭辦事處借到難得的荷蘭童玩(Sjoelbak)‧
這是一個荷蘭小朋友從小玩到大的推木餅的童玩,
木製遊戲台大約有6.5尺的長度,
我們的小朋友對於這樣的童玩遊戲都感覺到很新奇,
不斷地與我們傳統夜市的彈彈珠台相比較呢。
當然除了基本的地理環境、氣候變化、時差的介紹外,
荷蘭最著名的鬱金香(tulips)也讓孩子們印象深刻。
我們運用書籍、網路資源讓孩子們欣賞了各個品種的鬱金香以及一望無際的鬱金香田‧
接著我們帶領著孩子們用各色的色紙摺出美麗的鬱金香,
將大家的作品集合起來貼在櫥窗前,像極了荷蘭的鬱金香花田!
因為正值花博期間,
我們也將花博裡的寰宇區資訊介紹給小朋友,
增加親子之間假日一起分享荷蘭鬱金香的好去處。
因為荷蘭是個注重環保的國家,我們不但介紹了他們如何推廣腳踏車,
也特別介紹了他們的風力發電‧帶
著孩子自己設計荷蘭風車,收集大大小小不同的咖啡杯,加上紙板及雙腳釘等材料
就可以動手做出美麗的荷蘭風車。
當然「荷蘭木鞋」也是不可錯過的荷蘭特色‧
我們請學校的美術老師以木鞋為主題的課程,
讓小朋友用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圖案,完成一雙大大的荷蘭木鞋!
這樣的集體創作真是讓全校師生眼睛為之一亮,
也讓參與的小朋友多了一份共同參與的快樂與成就感。
在為期兩周的荷蘭周中,這項集體創作張貼在凱斯幼稚園的大廳,
讓前來凱斯幼稚園的家長和來賓一起享受到荷蘭之美。
1
另外,在搜尋荷蘭資訊的時候,我們特別挑了幾位荷蘭藝術家,
老師驚喜地發現在繪本世界中,身受孩子與大人們喜歡的Leo Lionni是荷蘭繪本作家!
因此我們帶領孩子們一起進入Leo Lionni的世界
從他的繪本Inch by Inch, Federick, Swimmy等故事裡面,
觀察到大自然在這個創作家筆下是如何被呈現出來。
當然還有荷蘭有名的藝術家也不容錯過,
我們不但介紹了荷蘭的國寶林布蘭(Rembrandt),
告訴孩子在以前沒有照相技術時,這些藝術家如何透過人像畫記錄成長‧
我們也帶領孩子欣賞大家熟悉的梵谷Vincent Van Gogh,Jan Vermeer,Piet Mondrian等作品,並且帶領著大班的孩子們要一起進行梵谷的”Starry Night”,中班則會製作梵谷的 “Flower Beds”,小班則集體仿作Piet Mondrian的”Composition”系列畫作‧
孩子運用大量的色彩盡情揮灑,對荷蘭留下五彩繽紛的印象‧
在飲食方面,荷蘭的乳製品是聞名全球
我們特別選擇了燻火腿起司、Gouda Cheese、Edam Cheese搭配crackers鹹餅乾、小黃瓜等食材
讓孩子們可以品嘗不同風味的起士
有些起士氣味重了些,小朋友的臉部表情很快就可以告訴我們
對於不同口味的起士的喜好程度了!
我們同時也設計了”Let's Move the Cheese”搬運起士的遊戲
老師們製作了荷蘭起士拍賣市場上的橘色黃橙橙的Gouda起士
讓孩子們來玩搬運巨大圓形起士的活動
讓孩子感受到荷蘭大起士的分量。
另外在在學校準備的餐點部分
我們的主廚也特別準備了Stamppot馬鈴薯泥、肉泥和蔬菜打在一起
旁邊再配合營養的白色花椰菜,做成一道荷蘭風味的餐點。
湯點則是用各式的豆子和蔬菜熬煮豆泥蔬菜湯Erwtensoep。
還有一樣很值得介紹的傳統點心Oliebol,
他吃起來很像是台灣的雙胞胎
這道炸式鹹餅在他們的除夕夜或是園遊會裡都是備受歡迎的點心之一‧
我們還特別訂購了大家較為熟悉的Stroopwafel「荷蘭楓糖煎餅」
這個荷蘭有名的甜點之一
讓孩子看看如何將荷蘭煎餅放在一杯熱呼呼的茶杯上面
讓蒸氣將餅乾裡的焦糖溶化,這滋味讓許多孩子回味無窮呢!
節慶也是我們跨文化周的高潮
泰國有潑水節、西班牙有番茄節,在荷蘭則是一年一度的「女王節」
俗稱「橘色日」
每年的4月20日是荷蘭的女王日,大家都會開心迎接歡喜的一天,戴上皇冠並且穿上橘色系列的衣著,在街上狂歡!
我們在學校當然也要好好體驗這樣令人歡欣鼓舞的女王日。
在荷蘭週中,小班的小朋友製作皇冠、中班的小朋友製作荷蘭鬱金香不織布圍裙、大班的小朋友自製荷蘭傳統服裝,並在服裝上蓋出鬱金香的圖飾!
在最後一天的女王日Party中,孩子穿著自己做的飾品出席
大家都很神氣又興奮
由於事前我們已在網路上尋找了許多和荷蘭相關的傳統舞蹈
並挑選出適合幼兒的歌曲,由體能老師設計適合幼兒的步伐
孩子已經非常熟悉,並能朗朗上口‧
Party當天孩子有節奏地踩踏著步伐,彷彿已穿上荷蘭木屐
各各興高采烈的跳著荷蘭木屐舞,熱鬧非凡。
在這次荷蘭跨文化教學活動中,我很驚喜的發現,
因為孩子們對於南非週的教學體驗記憶猶新
不管是南非語的發音或是南非食物都還有印象
所以很自然地會將南非和荷蘭的文化做出比較‧
我們也藉由這樣的機會,讓小朋友知道因為族群的遷移與交流
世界上的各種文化因此而有了交集與改變,即使是在地球上遙遠的兩個國家
仍然會受到相同文化源頭的影響,真的是 “We are all the same. We are all different.” 這個世界已經越來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