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全美語幼稚園的省思(二)


在上一期的英文點線面中,談到了父母在為孩子挑選幼稚園學程時,所應注意的事項,以及幼稚教育中英語教學的問題。許多家長曾就語言學習的問題與我討論,大多數的人認為,中文每天說每天用,英文是自己唯一沒有把握教孩子的項目,現在國小又向下紮根到小一開始學英文,因此,為了幫孩子打好基礎,決定將孩子送到全美語學校就讀,甚至,有的家長還要求一定要是外師,即外國人士來教自己的孩子。


在和這些家長聊天的過程中,我可以了解爸爸媽媽們對於孩子學英語的「焦慮」與用心良苦,以及家長們一窩蜂的選擇全美語幼稚園的原因。但是相對的,也不禁讓我有些許的擔心,擔心家長對於全美語的「高度期許」,或許會在未來因對孩子學習成果不如預期理想,而有相當程度的失望。怎麼說呢?在這一期的英文點線面中,所要談的主題就是全美語教學中所會碰到的一些問題。


我在幾年前剛從美國返台的時候,曾針對全美語幼稚園做了一年的研究計劃,研究孩子在全美語幼稚園中的第一及第二語言的發展。在那一年中,我看到了許多令人憂心的現象,以及全美語幼稚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首先,是外籍師資的問題。許多家長在看到是外籍老師授課時,心裡就放心的一半,其實,家長們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外籍老師的英文是不是帶有南非口音、或是法文口音,因為國籍、膚色不是問題,英文的發音與程度才是重要的課題。有的學校甚至會捨棄長的是東方臉的老師,而決定選擇金髮碧眼的老師,只因為「賣相」較好。其實,若是有中文背景、英文又流利的老師,才更能夠有效的指導孩子學習英文,因為他能聽懂孩子的反應,能夠立即做教學上的調整,反而可以省略一段雞同鴨講的時間。我就曾經看過一個從美國回台的ABC (American-born Chinese)老師,英文比中文好,卻因為長個中國臉而求職碰壁,後來在擔任教職時,帶領學生的成效卻比其他外師好,因為他本身擁有雙語的條件,能夠體會孩子學習第二語言時,容易遇到的挫折與困難,在從事教學時就有更大的包容心與耐心。


另外一個較令我擔心的現象是文化認同的問題。在一些全美語學校裏,中級老師都只是負責「保育」的大姊姊,陪著孩子上廁所、吃點心、睡午覺,而不參與教學,久而久之,孩子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外師的「地位」遠比中師較高,加上學校強力執行 “No Chinese!”,有時孩子還因為說了中文而受罰,長期下來,往往會造成孩子有「外國文化優越感」的心態,也就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會說英文就高人一等了,這與當初希望培養孩子有英語能力、對於各種文化都能包容接受的本意,就背道而馳了。曾經,我研究觀察的一個全美語班級裏,外籍老師剛剛到台灣三個月,卻需要教孩子中國新年的單元,對於中國文化一竅不通的他,在講年獸的故事時,把年獸說成是一隻鰻魚 “The monster YEAR looked like an eel.”,讓我當下說不出話來。


語言的學習是很重要的,但是在選擇孩子學習環境的時候,爸爸媽媽們可能需要多花一些時間,看看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師資,除了孩子語言的學習外,還能提供些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ll Me A Story 的頭像
    Tell Me A Story

    Tell Me A Story

    Tell Me A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